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孙机先生逝世
著名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15日上午8时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孙机先生1929年9月出生,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至1954年先后在北京市总工会八区办事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1951年起跟随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并协助整理古代铜镜文物,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本科学习,师从宿白先生研究古代文物,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资料室、北京大学分校工作。1979年调入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考古部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孙机先生退休后一直关心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积极发挥了学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
孙机先生是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集大成者。几十年来,先生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印证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起源与演变,在断代史研究、古舆服研究、科技史研究、中外交流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生主要著作包括《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等,结为《孙机文集》八卷。
孙机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3年6月17日(周六)中午12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深切缅怀孙机先生!
孙机先生千古!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年6月15日
治丧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5119086、13661018805,传真:010-65118915。
孙机先生生平
孙机,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山东青岛人,无党派人士,1949年6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馆员,1990年1月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
孙机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至1954年先后在北京市总工会八区办事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1951年起跟随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并协助整理古代铜镜文物,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本科学习,师从宿白先生研究古代文物,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资料室、北京大学分校工作。1979年调入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考古部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1986年被评为研究馆员,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05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被聘为中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同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2009年其研究成果收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2012年获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成就与突出贡献奖”;2019年被聘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研究院名誉院长。
孙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与考古学家,作为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集大成者,先生的学术造诣早已为学界所公认,主要著作包括《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等,结为《孙机文集》八卷。几十年来,先生运用文献与实物互相对照印证的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起源与演变,在断代史研究、古舆服研究、科技史研究、中外交流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断代史研究方面,先生系统总结几乎全部已发掘之汉墓的出土文物,并梳理了相关文献记载,分类整理考订形成重要研究成果《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经出版即享誉海内外学术界,成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者必读之经典。古舆服研究方面,先生论证了中国古车本土起源说,主持设计山东淄博“中国古车博物馆”,对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进行系统整理和详细阐释考证,结合其古代服饰研究方面论述,形成《中国古舆服论丛》《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等重要论著,在学界具广泛影响力。科技史研究方面,他对古代衣食住行等各领域物质文化均有深入研究,其著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作为科普入门读物,以大家底蕴、晓畅文笔,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基本知识系统呈现在大众面前,产生极好的社会反响,获得了诸多荣誉。中外交流史研究方面,先生的《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深和扩展了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自1979年入馆以来,孙机先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先生亲自为近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与礼仪研讨会”“中国古代服饰文物研究论坛”“走出历史认知的误区——202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论坛”“文学中的服饰——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论坛”等确定主题、制订方案,使古代服饰系列论坛逐步成为在学术界富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先生还在学术上为国家博物馆的许多展览把关,保证了展览的质量。特别是2021年2月,91岁高龄的先生作为策展人,在国家博物馆精心推出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广受社会关注和一致好评。
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力为国家博物馆的藏品鉴定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培养出众多青年学者,特别在舆服研究等领域建立起了学术梯队,深受广大职工的尊敬与爱戴。特别是先生担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后,倾心指导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引领文物鉴定研究前沿方向。先生桃李芬芳,87岁高龄时仍坚持为一线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人员现场授课,不遗余力培养大批文物鉴定和研究专业人才;先生慧眼如炬,为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把关论证,指导征集龙门石窟佛像、青铜芮伯壶等大批流散国宝;先生心系家国,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助力献策,促成156件流失丹麦文物、流失英国青铜虎鎣、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大批文物回归祖国,在全国文物博物馆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