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19日“中国古代服饰文物研究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科研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以莅临现场或在线形式参与了本次论坛,并就“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以及“服饰文物研究成果的利用、转化”等两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2020年9月19日)
8:50-9:00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致辞
9:00-10:45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一场)
学术主持人:霍宏伟
孙 机:随谈
赵 丰:《战国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袁 仄:《服之不衷 文化之殇——再议中国传统服装“右”衽》(在线发言)
高崇文:《论汉代“魂衣”安魂礼俗》
王 方:《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舞人及相关问题探讨》
10:45-12:15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二场)
学术主持人:赵连赏
葛承雍:《胡人发型:中古“剪头胡雏”艺术形象试解》
霍宏伟:《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唐骑马女俑服饰鉴微》
周 旸:《考古所见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服饰》
张 玲:《出土南宋女装形制探微》
谢大勇:《对僧服“开脊接领”的一点认识》
13:30-15:00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三场)
学术主持人:贾玺增
赵连赏:《明代冕服制度的确立与洪武朝冕制调整动因简析》
扬之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关于明代金银首饰设计》
蒋玉秋:《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的类型研究》
董 进:《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分类及名称》
陈诗宇:《内摆与外摆——两类特殊的明代男装结构》
姜舜源:《明清官服自置之文物文献考证》
15:30-16:50 议题二:服饰文物研究成果的利用、转化
学术主持人:张玲
阮卫萍:《清代宫廷服饰研究成果的利用、转化与宣传》
贾玺增:《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时尚设计中的融合与发展》
苑国祥:《采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实现传统印染效果的可持续设计实践探索》
张 茹:《南京博物院传统婚服仿创与公众体验式活态展演传播实践》(在线发言)
16:50-17:00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陈煜作总结发言



(2020年9月19日)
8:50-9:00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致辞
9:00-10:45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一场)
学术主持人:霍宏伟
孙 机:随谈
赵 丰:《战国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袁 仄:《服之不衷 文化之殇——再议中国传统服装“右”衽》(在线发言)
高崇文:《论汉代“魂衣”安魂礼俗》
王 方:《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舞人及相关问题探讨》
10:45-12:15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二场)
学术主持人:赵连赏
葛承雍:《胡人发型:中古“剪头胡雏”艺术形象试解》
霍宏伟:《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唐骑马女俑服饰鉴微》
周 旸:《考古所见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丝绸服饰》
张 玲:《出土南宋女装形制探微》
谢大勇:《对僧服“开脊接领”的一点认识》
13:30-15:00 议题一:服饰史论、服饰考古与服饰文化研究(第三场)
学术主持人:贾玺增
赵连赏:《明代冕服制度的确立与洪武朝冕制调整动因简析》
扬之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关于明代金银首饰设计》
蒋玉秋:《明代织成服装用料的类型研究》
董 进:《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分类及名称》
陈诗宇:《内摆与外摆——两类特殊的明代男装结构》
姜舜源:《明清官服自置之文物文献考证》
15:30-16:50 议题二:服饰文物研究成果的利用、转化
学术主持人:张玲
阮卫萍:《清代宫廷服饰研究成果的利用、转化与宣传》
贾玺增:《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时尚设计中的融合与发展》
苑国祥:《采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实现传统印染效果的可持续设计实践探索》
张 茹:《南京博物院传统婚服仿创与公众体验式活态展演传播实践》(在线发言)
16:50-17:00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院长陈煜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