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服饰研究论坛>历年参会专家>详细信息
王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
研究馆员

2023年发言:会议学术总结

生活服饰与人类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更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可谓包罗万象。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和视角丰富,所探讨的问题,业已超出对服饰本身的关注,在服饰研究基础上更加注重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问题,研究视野开阔新颖。此外,本次服饰研讨会还很好地体现出“研、学、用三位一体” 的现代服饰研究特点:充分利用研究成果,融入现代化高新技术,进行更加生动、更为形象的数字化展示。之后她谈到,作为服饰研究学人,对孙机先生的深切缅怀,莫过于以先生的治学精神来启迪后人、惠及来者。本次研讨会迎来很多新面孔,恰能说明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后继有人、充满朝气。希望大家能沿着孙机先生的治学道路不断深耕,在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取得更加扎实、更为丰富的成果。

 

2022年发言:《沈从文服饰研究再检索》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也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沈从文先生于1949年进入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这是沈从文先生人生的分水岭,在这里他完成了从作家到学者的转型。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长达30年,其间他凭借积累的文物知识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在服饰研究之外的古代文物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认识。发言回顾了沈从文先生接触和研究古代文物的三段经历,在系统梳理沈从文先生服饰纺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其服饰研究的思想和路径,总结了他“经世致用”“全面通透”“触类旁通”的三个研究特点。之所以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是因为这部大书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到研究材料都给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式的研究范式,书中的179条研究条目为之后40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规划出了一个基本纲目。

 

2021年发言:《解构与重构——服饰叙史的研究视角与应用误区》

 

2020年发言:《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舞人及相关问题探讨》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是近年来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墓主刘贺有着显赫的背景和特殊的政治经历,以其墓葬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遗存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列侯级别的贵族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出土一件玉舞人尤其引人关注,通过对出土埋藏情况、已出土玉舞人的特点、玉舞人的服饰特征、玉器工艺和装饰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舞人的年代可早至战国时期,并对其反应的舞蹈风格及传承发展、玉舞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