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言:延续缘分,继承遗志,办好国博舆服研究所
先生已逝,我们一方面怀念孙先生,追思孙先生,另一方面是学习孙先生,领会孙先生。但作为孙先生的受恩者、丝绸与服饰史领域的学者、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舆服所的特聘研究员,更为重要的是继承孙先生的遗志,并结合《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国博卷)的具体工作,与国博同仁精诚合作,协力办好舆服研究所,做好中国古代丝绸与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研究、传承和弘扬工作。具体而言,或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全面整理国博丝绸与服饰收藏,制订纺织文物保护修复规划,推动丝绸与服饰文物的深入研究,不断改新和完善古代服饰史常设展览,持续办好一年一度的服饰论坛,共同培养丝绸服饰研究的后备人才,坚守沈从文和孙机先生创建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高地。
2022年发言:《唐诗中的丝绸》
《全唐诗》中有相当部分直接或间接记载了唐代丝绸的生产、种类、图案以及消费,这些都是重要研究资料。其中,唐诗中所见唐代丝绸图案从题材上可以分为龙、凤等具有较大想象成分的神灵,以鸟虫为主的动物,以花卉为主的植物以及以相似实体命名的各类几何纹等类型。通过与出土丝绸文物及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可以梳理出唐代丝绸图案的流行时尚以祥瑞动物和写生花鸟为主。从历史上看,唐代丝绸图案一方面继承汉魏丝绸纹样传统题材,另一方面大量吸收外来题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继而开启为后世所称赞的大唐风格,完成丝绸图案从动物向植物、从云气祥瑞向花卉鸟虫、从虚拟神灵向自然写实的转变。
2021年发言:《是非曲直由谁说:让技术带我们走出误区》
2020年发言:《战国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重构初探》
1982年,湖北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完整的丝绸衣服35件,但其中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N9)总体形象一直没有完整的发表。2019年初,在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博物馆的支持下,我专程赴武汉和荆州调研了目前所收藏的这批马山所出服饰的现状,特别对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相关残片进行了调研,并对形制相近的N15小菱纹锦绵衣也进行了考察。本文介绍了我们所看到的相关文物,重新阅读了考古报告和相关论著,对N9和N15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在理论上重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方案,为下一步的正式复原进行了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