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服饰研究论坛>历年参会专家>详细信息
陈诗宇
北京服装学院
在读博士生,台湾《汉声》杂志编辑

2022年发言:《〈红楼梦〉中的几种服饰塑造手法与形象复原》

发言谈到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虽刻意回避具体时代背景,试图呈现架空基调,但和绝大多数明清小说一样,在具体风俗、服饰、器物的描述上不可避免地反映大量作者生活时代的细节。为达到模糊时代的目的,作者在细节描述尤其是服饰的描写上采用了一些文学塑造手法。如在女装的描述上倾向于选用清前期尤其是康熙末到乾隆前期的汉族女性服饰素材,对男装的描述则杂糅旗装、戏装、古装元素进行综合设计,相对虚化,避免时代感太明显,这与清前期女汉装相对沿袭旧制,男装则时代特征极鲜明有一定关系。之后,对《红楼梦》中几类典型服饰塑造手法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形象进行了复原。

 

2020年发言:《内摆与外摆——两类特殊的明代男装结构》

中国古代男装下摆形式极为丰富,各种形式的褶裥与内外摆搭配方式错综复杂。但在一般服饰文物展陈与介绍中,这类隐藏在内的结构往往由于不易被展示而被忽视,在古代服饰的复制、复原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其特别关注。隋唐代以来男装逐渐形成三类基本的下摆处理形式,其中开衩类在明代还形成了尤为复杂的“内摆”与“外摆”两种,通过不同的方式满足遮蔽和活动的需求,并适用于不同形制的服装,形成各种专名。另外下摆形制尤其是明代的外摆样式演变很快,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通过出土实物、文献、图像综合梳理内外摆的演变规律,可以对一些年代、性别不明的出土、馆藏服饰的性别、名称、时代判断,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2019年发言:《北宋仁宗朝的大礼服改制和复原》

自东汉正式重启周礼冠服制度以来,冕服一直是帝王服制中最核心重要的一类,有“尚质”和“尚文”的两种取向。宋代崇礼尚文,礼服制度相当繁缛,改制也最频繁。到北宋中期,逐渐形成了一种华丽衮冕,其繁饰耀眼程度可以说居于历代之首,将礼服“以文为贵”的一面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衮冕实际执行中繁饰化的批评也一直未停,在三次改制之后,北宋后期才回归相对收敛的状态。由于缺乏直接图像,这种华丽衮冕的具体形制长期难以准确复原。发言通过文献梳理和各种间接图像的参照,以北宋中期仁宗朝前期的衮冕为代表,对其进行尝试性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