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在我馆隆重开幕 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
2013-11-05     中国国家博物馆

 

11月5日,“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2013年11月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机构合作推出的“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文化部部长蔡武出席仪式,并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对“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次展览将展示鲁本斯、凡·戴克等艺术大师的精美作品,使中国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感受佛兰德斯绘画的艺术魅力,欣赏列支敦士登王室的珍贵收藏。这是中列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相信大师们的精湛画艺和王室珍品的浓郁文化,将给中国观众带来美的心灵感受,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列支敦士登公国摄政王储阿洛伊斯殿下,我馆馆长吕章申,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机构负责人约翰·卡夫特纳分别讲话。列支敦士登公国外交、教育和文化部长奥蕾利亚·弗里克,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海迪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委书记蒲通出席开幕式。我馆黄振春书记主持仪式。

列支敦士登公国摄政王储阿洛伊斯殿下在讲话中说,列支敦士登王室以及列支敦士登公国的人民非常荣幸能够将王室的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座宏伟的博物馆里进行展示。本次展览意义非凡,不仅可以和中国观众分享列支敦士登王室所收藏的艺术品,相信展览亦能够增进中国和列支敦士登两个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中列两国继续深入文化交流。

吕章申馆长说,中国国家博物馆迄今已走过一百零一年的历程。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秉承着“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以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积极开展国际文化和艺术交流,有计划地推出了一系列世界文化艺术精品展览。近两年来先后与许多国家的知名博物馆合作举办了高水平的交流展,成为展示世界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此次举办的“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重要展览,因为在不以西方艺术收藏见长的中国,能够有这样一个专题性和艺术水平极强的展览,显得尤为宝贵,这有赖于我们有了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博物馆,有赖于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强盛以及我国政府对于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这一展览不仅是中列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列两国乃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必将会对中列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发挥积极的作用。

约翰·卡夫特纳先生说,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机构是欧洲艺术的最重量级的私人收藏。在协商本次展览主题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机构经过几番讨论,决定策划一个关于佛兰德斯艺术的展览,让世界大开一番眼界。来到北京看到了展览的实际效果后,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机构既自豪又欣慰,这是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第一次用自己的藏品举办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展览,展览确实是一次对佛兰德斯绘画尤其是鲁本斯和凡·戴克的礼赞。

佛兰德斯画派是西方艺术史上巴洛克时期重要的艺术流派,彼得·保罗·鲁本斯与安东尼·凡·戴克是这一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他们创作的艺术精品影响深远,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此次展览从列支敦士登王室多年的珍藏中精选了100件油画、版画与挂毯,涉及肖像、风景、静物等种类,主题涵盖宗教、神话和历史,完整地展现了十六、十七世纪尼德兰南部地区绘画发展的历程,包括以昆丁·马西斯,扬·德·考克,勃鲁盖尔家族成员为代表的佛兰德斯艺术的第一次兴盛;鲁本斯和凡·戴克两大巨匠以及他们的继承人所创造的佛兰德斯艺术鼎盛期。展览展出有鲁本斯的《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亚》《克拉拉·赛琳娜·鲁本斯的肖像》等22幅精品,凡·戴克的《热那亚贵族肖像》、《玛利亚·德·塔西斯的肖像》等11幅肖像画,是佛兰德斯画派大师作品在中国的首次也是最大规模的展示,中国观众可以不出国门就欣赏到高水平的经典名作,近距离地感知巴洛克艺术的宏大气势和浪漫情怀。(撰文:刘洋 摄影:董清)


开幕式结束,嘉宾参观了展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