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康有为撰写的《孔子改制考》

纵24厘米,横15厘米

康有为(1858—1927) 广东南海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

十九世纪后半叶,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呈现为空前激化的状态。身处动荡的局势中,目睹山河破碎的景象,作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对社会的发展进程做了深入的思考,撰写出了《孔子改制考》一书。书中运用托古改制的方法,宣称《六经》皆孔子改制手作,所载尧、舜、文王的诰命典章和圣德大业均无从稽考,实为孔子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行,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社会的张本。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表现在《春秋》一书中,而《公羊传》则是正确阐述《春秋》的典籍。他从维新运动的政治要求出发,用历史进化论的观点附会公羊派的“三统”、“三世”学说,认为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西方的君主专制时代)、“升平”(君主立宪时代)、“太平”(民主共和时代)三世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他的学说给顽固派“敬天法祖”的思想以很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