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梅竹双雀图轴

周之冕,纸本水墨,纵58.8厘米,横30.5厘米

周之冕,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平不详,但他却是明代晚期一位很有名的花鸟画家。他注重观察体会花鸟形貌神情,及饮啄、飞止等种种动态,因此所作花鸟,形象真实,意态生动。当时的著名学者王世贞就盛赞其画作道:“写花卉者,无如吴郡。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有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之冕能兼二子之长。”明末著名小说—凌濛初的“ 二拍” ( 卷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中描写拉皮条的人贩子汪锡的家中:“明窗净几,锦帐文茵。庭前有数种盆花,座内有几张素椅。壁间纸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窄小蜗居,虽非富贵王侯宅;清闲螺径,也异寻常百姓家。”由此可见,周之冕的作品在当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本幅为水墨作品,没骨画竹子及梅花枝干,白描勾勒梅花,墨笔两只小鸟于枝头欢跃。画面生动而素雅。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直接提到:“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谓钩花点叶是也”,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这一提法的文献记载。所谓的“钩花点叶”也叫“勾花点叶”或“钩花夹叶”,是指勾勒法画花,以水墨点染枝干、叶子。绘画既有工笔,也有写意,兼工带写。其实这种花鸟画绘法并非以前没有采用过,宋元时期即有,明中期的沈周、文徵明、陈淳等都有大量的“钩花点叶”之作。
花鸟画从五代时期就分徐熙、黄筌两大流派, 所谓“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在于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也工细,设色秾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后来两宋宫廷花鸟画以黄筌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但也有文同、苏轼等少数文人的水墨梅、竹、松、兰。到了明代中叶,文同、苏轼,元朝柯九思、倪瓒、吴镇、王冕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受到推崇,逐渐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以沈周为代表,至徐渭、陈淳,更以水墨大写画法开宗立派,并称“青藤白阳”。运用草书的笔势,水晕墨章的墨彩来表现花卉离披纷杂,疏斜历落的情致和态势,气格奔放,畅快淋漓,品格高洁素雅。但其有时难免趋于狂怪粗放,大多数人难以体味接受,还是周之冕的小写意既生动活泼又温文尔雅, 雅俗共赏, 这也许是周之冕在当时受到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