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副馆长(左四)与惠灵顿市长(左三)、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馆长(左二)等合影
9月9日-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一行访问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在惠期间与新国家博物馆Te Papa举行友好会谈。
10日上午,在新国家博物馆Te Papa举行了隆重的传统毛利欢迎仪式。惠灵顿市长西莉娅·韦德布朗、新国家博物馆馆长霍林汉、毛利馆长米歇尔及Te Papa馆员代表等出席活动。
霍林汉馆长欢迎代表团一行访问惠灵顿。他表示,Te Papa与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首的众多中国博物馆长期保持着良好、丰富的往来与交流,是两国博物馆同行的幸事,更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对方文化搭建了宝贵平台。期待更多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展览有机会亮相新西兰。
陈履生副馆长在致辞中表示,新西兰毛利文化和中国文化虽远隔重洋,但两者均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双方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和玉石文化的推崇,不仅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留给了世人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启迪。今年恰逢中新建交40周年,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11月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新西兰玉石展和布莱恩·布瑞克摄影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两个展览既是中新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又是中新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是新西兰呈现给中国公众最好的礼物,我们对此十分期待并将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西莉娅·韦德布朗市长表示,北京和惠灵顿自2006年结为友城以来,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其中,两国国家级博物馆之间长期且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更是友城交往中的亮点。她殷切希望中国观众能喜欢即将于下半年在中国巡展的“新西兰珍宝展”,同时也热忱欢迎有更多中国展览能让新西兰民众大开眼界。
当日,陈履生副馆长一行还参观了Te Papa部分馆藏,并就两国互展事宜与该馆进行详细磋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新西兰国家博物馆Te Papa的共同努力下,“毛利碧玉:新西兰的传世珍宝”和“布莱恩·布瑞克:镜头里的中国和新西兰”两展将于今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随后将陆续赴浙江、广东、重庆和陕西等地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