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 1 5 7 9 — 1 6 5 2 ) , 一名胥岸,字章侯,幼名莲子,故老年时自号老莲。浙江诸暨枫桥陈家村人。祖上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陈洪绶幼年早慧,诗、文、书、画俱佳,曾随老画师蓝瑛学画山水。但他更偏好人物画,曾再三临摹杭州府学里的李公麟《七十二贤图石刻》和周昉《美人图》等。成年后,到绍兴蕺山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后会试屡次未中。崇祯十二年(1639),到北京捐资入国子监为太学生,因其人物画得好,被召为中书舍人,命他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也得以纵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技艺益精,名扬京华,被时人称为与前辈老画家崔子忠齐名的“南陈北崔”。不过陈洪绶并无意做宫廷画师,后因明王朝政权黑暗,从政改造社会的愿望破灭,陈洪绶遂离京回到南方。明朝覆没后,陈洪绶于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一年后还俗。晚年在绍兴、杭州等地以鬻画为业。陈洪绶生性怪僻,愤世嫉俗,身历忧患之时,所交师友多为正义之士。著有《宝纶堂集》。
宋以后中国画以山水为主,人物画衰微。陈洪绶的人物画不但精妙而且特色鲜明,故他以人物画著名画史。他的人物形象以晋唐为宗,又参以汉魏六朝造像,并加以夸张变化,显得奇异古怪,令人印象深刻。其用笔亦仿顾恺之高古游丝描,缜密劲健,流畅圆润,如春蚕吐丝,连绵不绝。这也得益于其在书法上的高超功力和独特个性:陈洪绶作书严循中锋用笔之法,他深谙掌竖腕平执笔的奥秘,其笔锋运行、回藏提按以及顿挫绞纽,甜美适畅,轻松欢跃。
陈洪绶以人物画为主,少有花卉之作。这幅《荷花湖石图》构图简洁,只画一块太湖奇石,瘦皱漏透;荷花一柄,娇艳欲滴。用笔和人物画一样简洁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