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专家学者>在职正高级职称专家>详细信息
王力之

 王力之(1969.05—),男,山西五台人,北京大学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院长、研究馆员,兼任国博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及相关研究工作,参与多个重要考古项目的发掘、调查及资料整理。曾参与多个考古遗址发掘项目及相关课题研究,2006年起负责“滹沱河上游与汾河下游区域考古调查”项目,开展为期十年的全覆盖式拉网调查,在滹沱河上游完成调查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汾河下游完成近1000平方公里。目前,滹沱河上游第一阶段的调查报告《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一)上、下》已正式出版,《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二)上、下册和《汾河下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霍州段)》已开始资料整理和编写工作。先后4次主持国家文物局项目——忻州刘沟遗址考古发掘,发掘材料改变了学术界对晋北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认识,遗址的发掘被纳入“夏商文明工程”。2019年带队开启国家博物馆在新疆的考古工作,2次主持国家文物局项目——乌什吐尔遗址考古发掘,并开拓了玉孜干遗址发掘工作,两个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起负责文保院工作,重心转向文物保护方向。近年带领文保院团队牵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承担了其他课题20余项。多次圆满完成了中央重大工程相关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多次获得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文保院还获批了“文化和旅游部文物修复人才提升基地”,以项目带动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

除上述重要论著及报告外,还有《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合著)《商人屡迁中的汤亳》《早期楚文化探索》《涑水河流域考古调查方法》《作为考古学的周文化》《20世纪夏文化探索》《晋南运城盆地龙山时期遗存探讨》《从聚落分布看先秦时期晋南之气候变化——以涑水河流域聚落为代表》等代表作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