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学习进行时>详细信息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
2023-02-06     央视新闻

何以中国

上下五千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中,能否找到“中国”最早的出处?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安阳殷墟遗址,并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不但回答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还给出了“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一片甲骨惊天下”之殷墟遗址、“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之良渚遗址、“丝路明珠”之敦煌莫高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地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深入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考察,带动“考古热”、“博物馆热”不断升温。

文博“破圈”,自带流量。“曲高”不再“和寡”、冷门正在变热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创新传播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文物真的“活”起来了。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流失文物回家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意大利向中国返还了796件流失文物,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现场见证文物回家。在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下,中意双方还签署了多份有关防止文物盗窃、盗掘、促进文物返还的协议。2019年4月10日,中国用专机把流失在外多年的796件文物带回了家。仅仅半个月后,这些文物就在国家博物馆与国人见面了。

还是在2019年,在另一大文明古国希腊,习近平主席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再次发出中国声音:“我不仅支持你们,我们还应该共同行动。中国也有很多文物流失在海外,我们也在不懈作出努力,争取这些文物回归到它的祖国。”

流失之殇,感同身受。世界舞台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与24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1800多件文物已经回家。

梦圆,因为休戚与共。

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向世人昭示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

流失文物回归,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