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媒体关注>详细信息
媒体聚焦: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启幕 讲述国博文保故事
2022-08-11     

央视新闻 | 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开幕 修复版妇好墓司丂母斝等一级文物亮相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8月1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母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亮相。

 

 

多年来国博修复和复制了大量珍贵青铜器,本展览展出了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母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复制品。现代科学技术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物三维数据的高精度采集,可以为文物复制、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支撑。一只3D打印的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模型采用了树脂材料,重量只有不到4公斤,经过随色做旧、描绘金线等处理,实现了很好的复制效果。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近距离接触文保工作 体验传统拓印工艺 

国家博物馆文保院的修复师们会采用传统的拓印工艺,拓本能够如实反映器物的文字与图案,以便保存和传播。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 王月前:比如说我们传统手段用一些石膏,还有一些金属去复制。现在我们水平提升之后,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也引进了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说用3D打印结合传统手段进行修复。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不同于以往常见的精品类文物展,本次展览除了体现成果类文物,共调用文物、仪器、复制品等共110多件,以各种技术手段、工具、文物复制件体现国博百余年文物保护的历程。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院长 王力之:随着技术的进步,整个多学科的融合是越来越普遍,包括预防性保护,那么这次展览就是更多展示国博一百年来,面向文保行业所有的理念或者技术进步的一个汇总或者一个总结。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 鲁念 郝亮)

 

 

新华社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文保成果展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8月10日在国博北2展厅启幕。展览系统梳理了国博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本次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和“观往知来”5个部分,从形式上力求新颖美观。同时,该展览设立观众互动区,选配多组实验专用仪器以提升展览的专业性。展览既解读了文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也注重文物保护知识传播的科普性,将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中国青年报 | 国博这个展览,讲述文物“重生”的故事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8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

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一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1912年7月9日,民国政府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筹建并直接管理的国家博物馆。建馆伊始,就将守护文物作为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在保管部下设器物修整室和技术组,分别从各地引进技术能手,组建文物修复复制专业队伍。

钜鹿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巨鹿县西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因黄河决口而被淹没。1915年前后,故城所在地时有宋代古物出土,此后渐有盗掘之事。1921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委派裘善元等人前往调查,发掘了宋代董、王两处民宅,获得瓷陶杂器200余件,并陆续对部分文物进行妥善修复。这是国博早期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案例,本次展览选取了一组实物,从中可以看出早期瓷器修复的理念与方法。

 

 

国家博物馆的文物材质多样,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门类广。不论是青铜器、纺织品和陶瓷器,还是古代书画和近现代文献档案等,一代又一代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在传承和借鉴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用精湛的技艺保护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复制技术源远流长,多年来,国博修复和复制了大量珍贵青铜器。上世纪,文保人员对后母戊鼎进行保护处理,完成清除有害锈、科学检测、测定重量和原样复制等一系列工作。本次展出了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kǎo)⺟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复制品。

 

 

拓本能够如实反映器物的文字与图案,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清嘉道时期出现的全形拓技艺,更是将器物形神兼备地反映到纸上,成为一门绝技。国博的金石传拓源自金石名家周希丁,其弟子傅大卣作为顾问授徒传艺,几代人先后为国家博物馆传拓“后母戊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青铜重器等文物千余件。本次展览展出了“后母戊鼎器形花纹拓片”等珍贵拓本。

“智慧国博”建设启动以来,国博开展了文物三维数字化项目,利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维数据,为文物复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修复师将现代科学技术3D打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仿制了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商代妇好墓青铜觚等青铜器。

 

 

 

本次展览还通过营建修复、复制场景,以还原传统文物保护技艺;设立观众互动区,以分享文物保护过程;选配多组实验专用仪器,以提升展览的专业性。

展览呈现在北2展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科技日报 | 他们在国家博物馆做“文物医生”

几年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库房巡检时,发现1986年出土于甘肃兰州乐山坪遗址的一彩陶鼓鼓壁出现了一种白色的结晶物。在照相机下,能看到它们密密麻麻布满内壁管口。

这是什么?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的专家来了。“我们用了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这种盐结晶物是醋氯钙石。”国博文保院副院长成小林回忆。文保人员随后用了较为温和的纸浆脱盐法,将纸浆覆在鼓壁,将盐一点点析出。

新的问题来了——为何会有这种结晶?

团队为此专门查阅文献,国内没有相关报道,找到了国外一篇文献,才知道醋酸根的来源——陶器长期在木质囊匣内保存,木质囊匣本身会挥发有机酸。“之后,我们陆续发现很多类似问题的文物,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成小林说。

这一文物保护修复案例正在“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展出。

国家博物馆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文物保护任务复杂而艰巨。这次,“文物医生”们的工作成果全面展现在了公众面前。展览依据专业特点将文物保护技艺分门别类加以展现,对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体现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突出成就,以及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展览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

比如,怎么确定重要文物后母戊鼎的重量?

1994年,国家博物馆和中国计量科学院合作,采用多次称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确定后母戊鼎重量为832.84公斤,比以往认为的重量轻了40多公斤。这是因为后母戊鼎的四只柱足下端都存在一个空腔,里面淤积了大量填土。这次系统保护工作将填土全部清出,鼎身重量大大减轻。

复制后母戊鼎时,鼎耳、四足、器身四面、器底及内壁均单独翻制硅橡胶模具和玻璃钢树脂套模;采用现代精密铸造方式铸造出复制品铜胎;再比对原文物采用传统工艺随色作旧。此次展览也展出了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复制品。

科学仪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工具。在开展馆藏青铜偶方彝综合保护研究时,文保人员利用X射线成像、红外热波成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便携式X射线荧光、 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及三维视频显微镜等方法,揭示了青铜偶方彝的历史修复状况,分析了修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分布位置,判断了锈蚀种类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偶方彝的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中国书画装裱、修复和临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文保人员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学检测深度结合用于文物的科学保护和修复。在对郎世宁《松鹤回春图轴》进行修复时,使用透光摄影技术,发现画心局部折裂位置形成了穿透性病害,也找到了历次修复痕迹和贴条位置。大幅面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揭示了重彩画中各种矿物颜料的分布情况,为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数字化也给文物带来了新活力。“智慧国博”建设启动以来,国家博物馆开展了文物三维数字化项目,利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维数据。修复师将现代科学技术3D打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仿制了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商代妇好墓青铜觚等青铜器,拓宽了文物复制的途径和方法。

成小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科技手段就开始介入文物保护。如今,科技已经深度参与到文物保护、修复的全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文保人员也发现了一些基础、共性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综合、交叉手段,开展文物保护机理的基础研究。无论是青铜器、纺织品、陶瓷器,还是古代书画或近现代文献档案,一代又一代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在传承和借鉴基础上,保护着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展览信息】 

展览: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时间:2022年8月10日开展,展出中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2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