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典赞·科普中国”活动百佳科普案例公布评审结果。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入选科普阵地建设类案例,图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入选科普作品传播类案例。
这两类获奖案例展示了博物馆在科普教育方面的探索与突破。其中,《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一书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精选出115件珍品,由拥有丰富讲解工作经验的国博社教专业人员倾力编写,20余位知名学者严格论证审核,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转化为可永久珍藏的“纸上博物馆”。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文物资源,深化社会服务,不断推出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公共考古、文创产品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产品,大力开展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普教育。
“典赞·科普中国”活动创始于2015年,旨在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今年“典赞·科普中国”活动是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此次公布的百佳科普案例中,包括科普作品传播类案例40个、科普活动服务类案例30个和科普阵地建设类案例30个。本次获奖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继“科技的力量”展览获得“典赞·2022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提名、“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展览获得“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提名、“穿越古代中国”系列短视频获得“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短视频提名之后在科普方面获得的又一荣誉。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科普教育事业,为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