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国博馆藏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海报(第四辑)
2025-09-24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响堂铺战役中缴获的钢盔】

 

 

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河北涉县响堂铺伏击日军运输队,徐向前指挥战斗。响堂铺战斗共歼敌400余人,毁汽车180辆,缴获大批武器物资,有效地钳制和打击了日军,对开辟和发展太行抗日根据地起了很大作用。

 

【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龙岩县分会筹备处翻印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1934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经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签名,公开发表。该纲领号召中国人民一致奋起,自动对日作战,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六大纲领号召全民抗战。在纲领上签字的群众达数十万人,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安顺花和战友们使用过的缝纫机】

 

 

安顺花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独立师4团缝纫队队长。战火燃遍东北大地,她和战友们穿梭于密林雪原。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她们总能千方百计筹措到布匹棉花,为前线战士赶制军装。

 

【辽源煤矿工人牛世清的工票】

 

 

这张工票主人名为牛世清,工票内容显示他一个月上班30天,所得工资32元3角4分,扣除上个月欠费9元3角8分,本月扣费27元2角,一个月不仅没有拿到工资,反而欠债4元2角4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和皮鞭下,中国劳工遭受残酷奴役,过着非人的生活,数百万中国劳工惨死在各劳动地点。

 

【晋察冀边区政府奖给“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铁锨】

 

 

戎冠秀是拥军模范,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她“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这个铁锨是晋察冀边区政府奖给她的劳动工具,柄上铸有“奖”字样。

 

【史沫特莱《新四军军歌》翻译手稿】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记者,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到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进行采访报道。

1939年,她在新四军驻地采访时,正值战士们在传唱由陈毅作词、集体改编的《新四军军歌》,便将歌词译成英文。1950年,史沫特莱逝世后,她的朋友遵其遗嘱,将歌词手稿等遗物一起寄给朱德。

 

【戎冠秀做支前军鞋时点的煤油灯】

 

 

抗日战争时期,戎冠秀经常在夜间为八路军赶制军衣、军鞋,这个油灯,就是她当时使用的。为了节省煤油,戎冠秀就只在穿针时才使用油灯,用后就灭掉。小小的油灯是她对子弟兵的爱的体现。

 

【谢觉哉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证(第312号)】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谢觉哉当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作为七大正式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是七大秘书处发给他的代表证。

 

【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彦涵创作的《保卫家乡》套色木刻年画】

 

 

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组织师生成立鲁迅艺术学院木刻工作团到前线进行抗战宣传。1940年春节前夕,工作团在武乡县创作完成首批8张新年画,采用民间艺术形式表现革命内容,广受欢迎。其中彦涵创作的《保卫家乡》,利用传统门画形式,表现根据地军民拿起武器、保卫家乡的生动场面,成为国内仅存的珍贵革命文物。

 

 

相关阅读:

● 国博馆藏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海报(第三辑)

● 国博馆藏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海报(第二辑)

● 国博馆藏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海报(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