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支持,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和筹划的 “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已于2025年8月27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与观众见面。183件代表性藏品和89幅历史照片,全景式呈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壮阔历程,深刻诠释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在9月1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展览的第一单元“日本侵华”中,国家博物馆选送的部分展品正向观众诉说着历史的悲痛、觉醒、抗争和团结。
1930年代,日本侵华方案如箭在弦。当时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周密部署,于1931年9月18日晚污蔑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策动九一八事变,出兵突袭北大营及沈阳。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统辖东北军的张学良贯彻执行,使日军得以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占领东三省省会及主要城镇约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后日军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驻沪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清废帝溥仪成立傀儡政权,以伪满洲国为幌子,最终打算将东北纳入日本版图。1933年,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和内蒙古),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华北重地危在旦夕。
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1931年9月2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
1931年9月21日,北平37所学校召开联合大会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这是北平中法大学全体教职员工为九一八事变致法国各大学及各学校教授的通电。
1931年12月1日,以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组成的北京大学南下示威团一行230人,乘车奔赴南京示威。这是南下示威团袖章。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一直给予东北义勇军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支持、帮助与领导,这是1932年3月31日,中共满洲省委印发的《告满洲各地义勇军书》,号召和鼓励东北义勇军团结广大劳苦群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
淞沪抗战历时33天,第十九路军和随后参战的第五军部分官兵,之所以能以劣势装备,抵御住优势装备的日本陆海军的联合进攻,是与全国各界的积极支援分不开的。这是慰劳十九路军募捐队的标语。
黄炎培为纪念一·二八事变题字铁盘“铁花何斑斑 中有战士血”。
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通电全国,主张联合抗日,收复失地。这是冯玉祥手书中堂。
面对日本步步进犯,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发广大民众不满。随着东北沦丧,热河失守,华北大地岌岌可危,国家处于危急关头,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示威学生悲痛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并南下南京请愿,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热潮。
非常学生会为华北事变告中大同学书。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歌。这是邓作宁保存的《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作曲)歌篇。
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学生和民众流亡关内,反日情绪高涨,并非常不满“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此时张学良的态度亦起了重要变化,希望国共整合力量,收复国土,决心以“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连夜电告中共中央。党中央派遣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党中央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据此,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张学良离开陕西送蒋介石回南京时命令东北军各军、师长听从杨虎城、于学忠(字孝候)指挥的手谕。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李公朴积极投身抗日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李公朴积极争取和平民主。这是李公朴收藏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编辑发行的《救亡情报》西安事变号外。
爱国老人马相伯送给李公朴的抗日对联“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而犹生”。
【观众参观】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
展览地点:香港历史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5年8月27日—2025年12月15日
相关阅读: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