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功能布局、完善便民设施、融入文化元素……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展厅周围的部分卫生间完成了升级改造,提升实用性、便捷性以及美观性,受到观众的肯定。
在视觉观感层面,本次改造工程将蟠螭纹、水涡纹等文物纹样及山水意境等文化元素融入卫生间装饰,呈现国博特色,让观众在细节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功能布局上,针对观众反映的厕位分布问题,此次改造对北侧零层卫生间进行了男女区域对调,在男厕位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女厕位数量,将保洁间外移,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
人性化服务是此次改造的重点。在改造工程中,新增了坐便扶手、高低洗手池台案等设施,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便利;厕位内增设小搁板、衣帽钩,满足观众放置随身物品的需求;在原有一次性擦手巾基础上增加烘手器,倡导节能环保的同时提供多元选择。
为强化安全保障,改造后的卫生间不仅补充了安全警示标识,更将警示带直接嵌入地砖表面,既增强了耐磨防滑性能,又避免了传统警示带易损坏的问题。
此次改造是国家博物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的一次积极实践。未来,国家博物馆将继续吸取观众反馈,分阶段推进其余卫生间的升级改造工作,通过持续优化观展环境,切实回应广大群众的期待与需求,进一步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卫生间改造工程得到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的支持。九牧集团、小牧卫浴、马可波罗瓷砖等提供了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