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必须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都会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派上用场?这些内容在现今存世的文物中是否有所体现?
研习国博文物,传承中华文明。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家博物馆,揭开馆藏文物上那些两三千年前的古文字的神秘面纱,来探究古代君子的“六艺”。
字贯六艺——礼
盠(lí)方彝 西周中期
这件长得像房屋微雕模型的文物居然是一件盛酒的容器?里面的铭文竟记载了一场3000年前的王朝官员委任仪式?这场有当时周天子参与的重要政治活动又体现了古代的哪种礼节?相信不仅是小朋友,屏幕前的大家或许也有同样的困惑,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古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字贯六艺——乐
鲍子镈 春秋时期
先秦时期美妙的音乐,甚至让孔子听完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古代君子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不仅要懂得欣赏音乐,还要在宴飨、祭祀等多种场合中使用音乐。按文献所说,在古代,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所拥有的乐器规格也多不相同。那么,面前这件纹饰精美的镈钟,它的主人会是谁呢?
字贯六艺——射
长囟盉
是什么样的“团建活动”,竟吸引周天子也要下场?原来是古代的一场团体射箭比赛。这场西周时期最高级别的友谊赛,现在就记载在这件周天子“队友”长囟所作的青铜盉上。那么长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他们的对手又都是谁?古人又是在什么背景下举行的这次射箭活动呢?
字贯六艺——驭
小臣宅簋
这件古代的青铜“饭盒”,彰显着使用者的尊贵地位,同时也有着命途多舛的流传经历。簋内底五十多字的铭文记载了小臣宅铸造这件器物的缘由,以及他受到的多种赏赐。其中的赏赐品“金车”是一辆什么样的豪车呢?另外,古人也要学习驾驶技术吗?都有哪些科目?让我们来看看。
字贯六艺——书
琅琊刻石
你能想到吗,这方现在看起来文字已经模糊不清的碑刻,曾经记载的竟然是秦始皇的“出行打卡自吹自擂式文案”?不开玩笑地说,它实际上也是秦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的珍贵实物见证。现如今,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侵蚀,上面还残存有什么内容?相传大丞相李斯的书法,究竟又有多美?
字贯六艺——数
刻“干支表”牛骨
还记得小时候用过的各种习字字帖,以及我们对照字帖上的范字反复临摹的情形吗?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又是怎么练字的呢?有没有老师给他们做示范、又是从哪些常见字开始练起呢?国博收藏的这块甲骨会告诉我们答案。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传承几千年绵延不绝。正因如此,我们现在还仍然能够对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物做出解读。以上透过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六件文物,希望您已经初步感受到古文字的丰富与美妙,也更希望您能参与进来,一起析字探史,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