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5·18国际博物馆日 国博多样教育活动精彩呈现
2024-05-18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观众热情参观国家博物馆

 

2024年5月18日

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主题为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围绕主题

依托文物最新研究成果

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国博社教案例

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展示

 

 

 

 

5月18日,国家博物馆广受好评的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分为冬夏令营和周末研学营、公共考古体验营、国博课程进校园、京外学生进国博五个部分,配套展示教育出版物、教育视频、教具包及相关衍生品等实践转化成果。业内专家对展示内容予以高度肯定,现场体验了课程配套实践活动的学生们对博物馆课程表现出强烈兴趣。

系列课程依托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及相关专题展览,以馆藏精品文物为载体,对标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聚焦中小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展厅讲解与教室学习、实践操作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从纵横两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引导中小学生群体感受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流光溢彩和绚丽多姿。

 

“科技之光”主题教育活动

 

 

 

 

 

5月18日上午,国家博物馆开展了“科技之光——古代的四大发明”公益教育活动,邀请7—12岁的学生群体走进国家博物馆,探索和发现博物馆馆藏蕴含的浩繁科技信息,感受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感悟和传承科学精神。通过近距离欣赏“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和“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的精品文物、模型,体验“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闯关游戏,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诞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及四大发明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新成就,沉浸式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创造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龙年说龙,龙行龘龘”

校园主题展览与宣讲活动

 

为便于学生更好学习博物馆文物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国家博物馆组织“国博-北京四中”志愿服务队的中学生志愿者们将国博文化资源带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年说龙,龙行龘龘”主题展览与宣讲活动。

 

 

 

 

中学生志愿者们在参观学习国家博物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龙年说龙,龙行龘龘”主题展览。5月15日和16日,展览分别在北京四中高中校区和北海校区展出。图文并茂的展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前来参观,志愿者的生动讲解和精心筹备的陶龙、玉龙、白玉龙首、龙形玉佩等龙主题创意模型更是吸引师生们纷纷驻足。师生们表示,主题宣讲加深了他们对龙主题文物的理解和热爱,感受到中华民族勇猛无畏的气概、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而坚定了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奋斗的信念。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决心更好地利用好博物馆的资源进行学习,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持续努力!

 

“学习英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主题宣讲活动

 

 

 

 

 

5月18日下午,国家博物馆组织“国博-北京语言大学”志愿服务队,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面向现场观众开展了“学习英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志愿讲解活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论是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李大钊、向警予、方志敏等革命先驱,无私奉献的雷锋、王进喜等劳动模范,为人民而创作的鲁迅、聂耳、冼星海等文艺巨匠,还是以身许国的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科学巨擘,心系民众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李保国等人民公仆,苦干奋斗的罗阳、黄大年、黄文秀等时代楷模,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英雄模范。

置身蜡像艺术场景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借助英模文物、英模名言,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将英模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此外,大学生志愿者们还积极与观众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不仅让观众对展览有了深刻的了解,还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互动式讲解中获得了成长与进步。

祖国的发展繁荣,离不开英雄模范人物的拼搏奉献;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模范人物的慷慨付出。此次志愿宣讲活动,不仅让观众更好理解英雄模范精神,还激励着大学生志愿者们挺膺担当砥砺奋进,争做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