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一展尽览国博考古史 百余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
2022-07-02    

视频 | 国博大展再上新 百余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央视新闻)

 

故事从河北钜鹿宋城说起 240余件文物讲述国博考古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已走过百余年春秋。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于7月2日起向公众展出。

展览内容涉及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约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从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发掘。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展示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品包括江苏省泗洪县韩井遗址出土的距今8500-8000年的炭化稻、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反映秦国早期礼乐制度的秦子鎛、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出土的目前考古仅见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作器——子车戈、钜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还有“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碗礁一号”等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以及迄今所见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骆驼——金远洞巨副驼的骨架等。

20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同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委派裘善元等人前往河北钜鹿(今河北省巨鹿县)发掘宋代古城,开我国历史考古风气之先。此后数年,又相继在河南信阳、湖北枝江开展古代墓葬发掘。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国博考古先后主持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南关商城,河南渑池班村,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山西绛县周家庄、西吴壁,江苏泗洪韩井,陕西宝鸡吴山,河北康保兴隆等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组织开展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调查、平潭碗礁和大练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及全国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水下考古工作;开拓实施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内蒙古赤峰古城址等区域的航空考古调查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组织实施三峡文物保护,努力从陆地、海洋和空间不同维度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展览呈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记者:蒋肖斌)

 

240余件珍贵考古文物展示国博百年考古历程

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7月2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用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展示了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国博考古的百年春秋

20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同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委派裘善元等人前往河北钜鹿发掘宋代古城,开我国历史考古风气之先。此后数年,又相继在河南信阳、湖北枝江开展古代墓葬发掘,前往京、冀、晋、蒙、豫、鲁等地开展文物调查等工作。

1956年设立考古部,后几经撤立,于1979年稳定下来,并逐步发展壮大,以渑池班村遗址为“试验田”探索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影响深远;成立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总揽并牵头实施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国博考古开始在多个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2003年2月27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田野考古工作的重心逐步转向晋南、关陇、苏皖等地,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水下考古工作迅速发展,足迹遍布国内沿海多个区域,积极拓展肯尼亚拉穆群岛等国外水下考古业务,承担培养国内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的任务。遥感与航空摄影中心也在晋、蒙、陕、疆等区域开展工作,为探寻古代遗址,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续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科技考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国家博物馆紧跟时代脉搏,着手格局重塑,流程再造,组织重构。2018年成立考古院,下设民族与边疆地区、田野、科技、环境四个考古研究所,以及公共考古办公室。强化了考古院在博物馆中的职能和作用,逐步形成了考古工作的新格局。国博考古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指导要求,砥砺奋进,不断谱写中国考古学发展新篇章。

240余件精彩考古文物展出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初期草创、筚路蓝缕、与时俱进、时代新章,从陆、海、空不同维度立体式呈现国博考古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的努力及成果。

展览内容涉及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约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从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发掘,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用考古学语言、考古学方法、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料向观众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讲述悠久灿烂的中国故事,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展出的240余件文物品类繁多、精品纷呈。韩井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距今8500-8000年,是顺山集文化水稻栽培与利用的直接证据,反映了淮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水稻驯化实践,为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韩井水稻的野生与驯化形态还共存于小穗轴与植硅体记录中,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栽培与驯化过程有所区别,很可能暗示了稻作农业化过程中淮河模式的存在。

2006-2014年甘肃省张家川县马家塬遗址出土的蓝釉杯通体亮蓝色,器身中下部和足部饰多周紫色联珠纹,十分典雅优美。此类纹饰源自西亚、埃及早期玻璃器皿上的装饰母题。杯子表面的蓝色和紫色即一般所谓的“汉蓝”和“汉紫”,非自然色,而是我国东周及两汉时期人工颜料合成色。此类颜色广泛应用于陶器、壁画、珠饰等表面,如秦始皇兵马俑之所见。

据悉,马家塬的这件汉蓝、汉紫釉陶杯形制和纹饰母题应该来自西方,颜料则为本土制作,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图景,是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

更令人瞩目的是一副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80万年)金远洞巨副驼骨架。巨副驼是副驼属的属型种,是唯一属种均以中国材料为模式的骆驼。百余年来,巨副驼零星发现于旧大陆北部,北美也有报道。金普金远洞发现至少45件巨副驼化石,最小个体数5,是该种最丰富的遗存。

国家博物馆学者主持了巨副驼研究,复原出该种全球唯一骨架,头高超3米,体型约1.5倍于双峰驼,大于北美几类大型骆驼,为迄今所见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骆驼。

山西垣曲商城出土的研究商代前期礼仪制度的青铜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反映秦国早期礼乐制度的秦子鎛;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出土的目前考古仅见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作器——子车戈;巨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碗礁一号”等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等,也是此次展览中可圈可点的珍贵文物。

通过展示国家博物馆百余年在考古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此次展览让国家博物馆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与人民大众共享,努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全面走向社会公众,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

(南方都市报,记者: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