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2013年9月26日,“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原副部长赵少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我馆馆长吕章申,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党委书记杨建昆、副主任边伟,古家具研究专家黑洪禄、伍嘉恩、胡德生、张德祥、张京华、黑国强,我馆研究馆员、著名博物馆学家王宏钧、著名文物专家孙机,北京紫檀基金会理事长迟重瑞等出席仪式。吕章申馆长、陈丽华副主任、孙旭光主任及伍嘉恩、黑国强、张德祥讲话。黄振春书记主持仪式。
吕章申馆长在讲话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具的渐变过程。他指出,中国明、清家具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的最高工艺水平。明代中期以后,高型家具进入成熟阶段,除髹漆家具外,更多出现了简约而精美的硬木家具。特别是黄花梨木材的选用,出现了造型简约,线角流美,工艺精湛,可谓登峰造极的家具艺术,可称其为——“大美木艺”。清代高档家具选材以紫檀、红木为多,装饰富丽华贵,工艺复杂多变,形成了清代家具艺术风格。“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是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后,继“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中国古代经典绘画作品展”和“名家珍品集萃——孙照子女捐赠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展”之后举办的又一个馆藏珍品的重要专题陈列。本次展览所精选的百余件家具珍品,均为中国明清时期家具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巅峰时期的代表。除国家博物馆的主要藏品外,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香港研木得益、嘉木堂等著名收藏机构也奉献了部分珍品。展览力求通过中国明清时期家具珍品的展示,使广大观众充分了解明清家具的造型艺术特点,全面感受明清家具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蕴涵与精美高雅的艺术魅力,进而深刻认知中国古代家具“大美”之所在。
陈丽华副主任表示,为收藏、研究、展示紫檀艺术,十几年前她创立了中国紫檀博物馆。今天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的举办,为她继续深入对明清家具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孙旭光主任说,国家博物馆将近百件明清家具中的精品汇聚至此,实为难得,对喜爱中国古典家具的广大观众来讲,是一场近距离的文化体验。恭王府藏的中国古典家具中不乏精品和样板家具,有幸加入到今天展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展览,多一分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喜爱,增一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古家具研究专家伍嘉恩女士、黑国强先生、张德祥先生先后讲话,他们认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弥补了国内以前没有精彩的国家级古典家具展览的缺憾,为收藏者、研究者和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赏析的平台。展出的展品件件都是中国明清家具中的珍品,其中不乏空前绝后、非常难得一见的绝品,其研究价值非常高,让大家可以欣赏到中国古典家具高超的工艺,认识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向全世界弘扬了我们国家的家具艺术。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览。(摄影:董清 撰稿: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