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出席、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我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考古专家组组长、著名考古学家黄景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专家、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我馆研究员、著名文物专家孙机,我馆研究员、著名博物馆学家夏燕月,著名考古学家张长寿、郑振香、徐光冀、李伯谦、杨泓,国家文物局安全防范专家组组长、古建筑专家张克贵出席开幕式。王巍所长、吕章申馆长先后讲话。黄振春书记主持仪式。
蔡武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大型文物展览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活动,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战略性合作的崭新开端。为博物馆与考古研究所在文物收藏展示与发掘研究之间开启了新的合作模式,树立了良好的范例。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实现优势互补、功能整合,在文物研究、收藏、展示、服务方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以研究为动力,提高展陈和服务水平,以展陈为媒介,提高研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齐心协力、携手并进,推动我国考古和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发挥展示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王巍所长说,本次展览的部分文物是迄今为止从来没有展出过的,通过社科院考古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以长期展览的方式把考古所六十多年来发掘的文物进行展出,是考古人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珍贵文物价值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这次殷墟出土文物的展览,让广大公众再一次领略到三千多年前我们祖先的青铜文明,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悠久。
吕章申馆长指出,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国内交流系列展览中的重要大展,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友好合作的崭新开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有着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展示平台。此次我们两个国家级单位之间的精诚合作,可谓强强联合,必将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本展览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集1950年以来殷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精品,是高度发达的商文明的物证。展览分为六个单元,从等级制度、礼乐文明、信仰空间、甲骨文字、戎马生涯、贵族生活等方面对晚商贵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展示。尤其妇好墓、子渔墓、亚长墓等高级贵族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制作精美,内涵丰富,既是殷墟宝藏的再现,也是晚商盛世的缩影。
展览位于我馆北区三层19号展厅,将展至2014年4月8日。(摄影:董清 撰文: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