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新馆竣工、重新开放后举办的捐赠系列展第一展——《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捐赠展览开幕。(摄影:周子杰)
2011年10月27日,我馆新馆竣工、重新开放后举办的捐赠系列展第一展——《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捐赠展览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并于开幕当天对观众免费开放。
“小莽苍苍斋”是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的书斋名,以专门收藏清代学者法书而享有盛名。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小莽苍苍斋的书法收藏,反映清代学者的书法艺术成就,彰显捐赠者为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览开幕式由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胜玉,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国家博物馆名誉馆长潘震宙等出席开幕式。我馆馆长吕章申、田家英的女儿曾自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和讲话。
吕章申在致辞中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田家英同志遗孀董边女士携女儿曾立、曾自,将一百多幅珍贵的清代学者法书慷慨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天从这批捐赠文物中,挑选出一批精品,连同田家英同志的家藏,荟萃一堂,供大家欣赏。通过这一展览,不仅可以享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妙,还能体味到书家丰富的学识、高雅的情趣以及对人生独特的感悟。
自19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以来,无数文物收藏家慷慨地将浸透着毕生心血的藏品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文物已经成为我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吕章申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还在紧张施工的时候,我馆已将捐赠展览纳入到新馆开馆后的展览计划中。希望通过捐赠展览,彰显捐赠者的崇高精神,使当代收藏家们深刻地认识到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中唯一的永久性机构,是文物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归宿地。只有将无价的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文物特有的风采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欣赏,文物所蕴藏的生命力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感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展。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前右三),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前右二),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左三)等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参观展览。(摄影:董清)
曾自在开幕式上回顾了父亲田家英的人生历程、收藏的缘由和往事,言至动情处一度哽咽。曾自说,父亲不幸三岁丧父九岁丧母,在校读书的时间算下来不超过6年,但是他一生酷爱读书,勤于思索,热爱中国历史研究,愿有生之年写出一部唯物史观的清史著作。20世纪50年代起,他利用工作之余着手收集清代学者墨迹,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专项收藏。曾自说,父亲为研究历史而收藏,也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而收藏,他曾表示,这些藏品是人民的,将来应该让它们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发挥作用,多年来我们也是按照父亲的心愿去努力的。
出席此次展览开幕式的还有,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次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天增,原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杨波,九三学社副主席邵鸿,北京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鲁迅博物馆馆长杨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殷稼,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田家英的女儿曾立、曾自,文博界的专家学者,田家英家乡四川省双流县的代表以及我馆职工。
开幕仪式结束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与观众一起参观了展览。此次展览的展品包括曹寅、曾国藩、孔尚任、李渔、袁枚、林则徐、谭嗣同等诸多清代学者法书,展览自开幕当日展至2012年2月8日,展厅位于我馆南区三层14号展厅。 (撰文:李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