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白玉透雕云龙纹带銙

铊尾长13厘米,宽4.4厘米;

长方形带銙长6—9.8厘米,宽4.1—4.4厘米;
小长条形带銙长4.3厘米,宽1.7厘米;
桃形带銙长4厘米,宽4厘米
1958年江西南城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

白玉带銙,一套共计二十块。长方形铊尾两块,长方形带板 八块,小长条形带板四块,桃形带板六块。正面透雕开光云龙纹 和花卉纹,底纹为钱纹、“卍”字纹及花卉纹;背面平整。采用 多层透雕技法,形成两、三层花,俗称花下压花,仿雕漆效果。 玉质优良,纹饰雕刻精湛,具有明代嘉靖时期工艺特征。
益庄王朱厚烨(1498—1556 年),嘉靖二十年(1541 年)册 封为益王。玉带銙在唐代被定为朝廷官服专用,成为皇帝大臣正 式礼服服饰的一部分,用来表现佩带者的身份和官阶。经宋辽金 元发展,明代玉带銙发展达到高峰。《明史·舆服志》记载,明 代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文武百官朝服革带因品级不同,带 銙材质也不同。明代以玉带最为珍贵,只有皇帝、皇后、妃嫔、 皇太子、亲王、郡王、公候、驸马和文武一品官员才能使用。此 器为明代嘉靖时期藩王玉带銙代表,出土地点明确,为鉴定传世 明代玉带銙提供了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