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99厘米
1976年安徽涡阳大王店出土
此楼分四层,上层为鼓楼,第二层是舞台。舞台三面封闭,分前台和后台,有上、下场门,前台有五个伎乐俑正作表演或伴奏。这是反映贵族歌娱生活的明器。
有学者认为,此楼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戏台史的起点从公元10世纪的北宋提前到公元3世纪的东汉末年,而且打破了封闭式戏台来自西方的观点,推翻了三面敞开的戏台是中国戏台唯一传统的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术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其实,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为百戏,歌舞、竞技、角力、杂耍、俳优等表演都被囊括其中。这些百戏主要在厅堂、殿庭和广场这三种场所表演,它们都是因观赏者的生活需求而建构的,并非专门的演出地点。与此类似的陶楼明器在河南地区也多有发现,内多安置伎乐百戏俑。如果把这些陶楼视作专门的演出建筑,让观者在楼外或楼下观看,他们是无法通过隔栏看到楼上伎人表演的。这类明器实际上是贵族地主楼居歌娱生活的反映,表现的仍然是室内厅堂的演出。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