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3.6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5.3厘米
1967年江西省南昌市出土
此瓶体薄施白釉,器底露胎,釉下绘酱色波涛纹,造型别致,纹饰生动。
吉州窑釉下彩绘是受磁州窑影响而出现的。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北方地区一些瓷窑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磁州窑部分工匠也迁到了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继续从事制瓷,因此,吉安吉州窑也烧制了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釉下彩绘装饰品种。这种装饰的吉州窑瓷器在墓葬当中也有发现,1970年江西南昌县一座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墓出土了两件釉下彩绘器,一件为三足炉,一件为鹿纹盖罐。1955年安徽省巢县宋墓出土一件酱褐色釉莲花瓶,纹饰画法与上述三足炉主体纹饰荷花纹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肯定也是13世纪初期的吉州窑产品。吉州窑釉下彩绘对景德镇青花瓷器有较大影响,元代后期青花瓷器中的蓝地白花画法即借鉴于吉州窑,元青花、釉里红瓷器回纹边饰也取材于吉州窑,海水的画法与吉州窑之间也有着渊源关系。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