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三彩釉印花游鱼海棠式瓷长盘

高2.1厘米,长27.6厘米

1959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墓出土

长盘形如海棠花,胎质粗硬,先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黄、白、绿三色釉,釉面有细微裂纹。外壁为黄釉。边缘为卷草纹,盘底落花游鱼。釉色莹澈,造型美观大方,为辽三彩器中精品。
辽三彩的制作采用二次烧成工艺,胚体烧成温度在1120℃左右,胎与化妆土同时烧成。釉为低温铅质釉,烧成温度约在880℃- 960℃之间。胎中氧化铝(AI2O3)含量为28%左右,铁(Fe2O3)、钛(TiO2)含量较高,分别为2%、1%左右,因此胎体中夹杂有红色斑点,致使胎色呈灰黄色。辽三彩器由于釉的高温粘度小,流动性大,在烧制过程中,进入釉层的气泡很容易排出,因而留在釉中的气泡很少,看上去清澈光艳。
辽三彩的造型、釉质、釉色及纹饰独具特色,是辽代契丹民族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具体反映,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