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

直径23.9厘米

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墓出土

圆形,圆钮,纹饰华美,以螺钿镶嵌而成,螺片光泽莹润。镜钮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树,右边树梢上悬一轮明月。钮两侧各有一位身着宽袍大袖的男子坐于树下,他们伴着清风明月、落英缤纷、禽鸟啾啾,一人弹阮,一人把酒欣赏。执杯人面前有一盆一壶,身后立有侍女。在钮的下方,山石、水池错落,并有禽鸟起舞。螺钿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刻画细致清晰。钮上所嵌螺钿已失。

螺钿镜是唐代特种工艺镜,即在青铜镜的背面用漆粘贴螺蚌贝壳薄片,然后打磨刻画出各种纹样。螺钿镜流行于盛唐及稍晚时期,《安禄山事迹》记载唐玄宗曾赏赐安禄山“宝钿镜一面”。肃、代两朝整饬奢侈之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曾“禁珠玉、宝钿、平脱、金泥、刺绣”,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又“诏诫薄葬,不得造假花果及金手脱、宝钿等物”。此物年代正与上述文献记载相吻合。“宝钿”包括螺钿,但这种工艺并非专指镶嵌贝壳饰片,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一面螺钿八菱镜中,除了粘贴贝壳薄片外,其它地方还镶嵌有青金石、绿松石和孔雀石等,也有镶嵌琥珀、玳瑁和水晶等的。

此镜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极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

 

延伸阅读:

弦歌匡坐对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