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保管
研究
展览
社教
文创
服务
学习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管
>
馆藏精品
>
藏品详情
白瓷龙柄传瓶
高18.6厘米, 口径4.5厘米, 腹径6.3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盘口,单颈,双腹相联,肩部左右两侧各塑一修长的龙形柄,龙首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琼浆。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 釉色光亮温润,上有细小裂纹。
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这件双龙柄联腹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所以人们以“传瓶”称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瓷业的巨大发展,制瓷工艺技术大大进步,具体表现在对胎、釉的 选择与配方的提高上,这促使了白釉瓷器在北朝晚期的产生。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碗、杯和长颈瓶可作为代表。这些瓷器胎质和釉色均呈乳白色,但在某些釉层中略见泛青,仍保留着青瓷的痕迹,这是早期白釉瓷的特征。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