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2厘米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出土
这件青瓷印花唾壶浅灰白色胎,从口至腹下部施淡黄绿色釉,有开片。有盖,盘形口,垂腹,圈足。肩部印莲瓣纹,腹部印莲花与直条纹。器胎表面平整,釉层及釉色极为均匀,釉面有淡亮光泽,观感温润、秀雅,无论是从制作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堪称一件精致的作品。
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先秦为荆楚地区,在三国吴时已经烧造瓷器,胎色呈紫红或浅灰,釉层厚薄不匀且较多剥落。西晋和东晋时所制瓷器胎质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色有的黄,有的绿,有的黄中泛青。但不少青瓷器胎釉结合不紧密,有脱釉、冰裂现象,质量还较差。到南朝,出现了好的作品,如武汉的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墓中出土的一件莲花尊和这件唾壶都属当地的青瓷精品。
唾壶是吐痰用具,西汉已有,安徽阜阳西汉墓地出土的漆盂形器,底部铭文有“唾器”字样,应是这类器物的名称。东汉晚期南方地区烧造青瓷唾壶。三国两晋南北朝唾壶是日常用器,多为瓷器,一般放置在人起坐的近旁。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