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13厘米,宽3.9厘米
1958年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
这是随葬用的仿制模型。实用的踏碓是木质的,底部长木一端有一个凹坑,放入待加工的谷物,上部长木臂一端安装击锤,人踩踏另一端,使击锤冲捣谷物,脱去皮壳。
三国时期,吴国重视农业的发展,兴建或维修许多水利工程。疏凿长广溪;在句容修筑赤山塘水利;在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凿娄湖灌溉农田;在乌程建有皋塘、孙塘等水利工程。景帝孙休时期,从吴兴城北到长兴修筑太湖长堤几十里,防止湖水泛滥淹没农田。在江北的皖城凿石通水,灌溉稻田。在长江中游地区,引长江支流富水、巴水、澧水支流涔水灌溉农田。除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之外,吴国还长期开辟屯田。在今浙江境内开辟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区;在湖滩大规模开垦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潥阳、江乘、于湖、赭圻等屯田区;用南迁人口建造了金宝圩;在长江中游建立了浔阳、阳新、武昌、陆口、江陵、长沙沤口等10余处屯田区。这些措施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