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9.8厘米,宽4.9厘米
1987年宁夏同心倒墩子出土
此牌饰透雕两头仿佛正在啃食牧草的骆驼,驼头上方饰两个兽头。
牌饰在内蒙古察右后旗二兰虎沟、辽宁西丰西岔沟和陕西长安客省庄等地墓葬中都曾发现过,是皮带上的重要装饰。一般讲,浮雕牌饰是利用背面的纽固定在皮带上,而透雕牌饰则是利用透孔穿皮条加以固定。出土此牌饰的同心县为西汉时期安置匈奴降人的安定郡属国都尉的治所三水县所在地,倒墩子墓地正在属国都尉管辖的范围。从墓葬的形制、墓中出土的大量牌饰以及随葬的牛、羊的头和蹄,可以断定这批墓葬的主人就是西汉时期降汉的匈奴人。匈奴人身束革带,革带两端不便直接缚结,故在其上装有装饰带具。此类带饰的图案多动物形态,正富有北方草原游牧生活所赋予的艺术特点。
延伸阅读: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