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三合式陶屋

一组高18厘米,长20.8厘米,宽20厘米;一组高22厘米,长30.5厘米,宽9.5厘米

1957年广东省广州市东郊麻鹰岗出土

此陶屋胎质松软,呈红色,无釉。该屋由三幢房子构成一个“凹”字形布局,前面一幢呈长方形,正中辟门,两旁设窗,后有高墙与两廊屋隔断;左边廊屋为畜舍,一俑正赶牲畜入内;右边廊屋是厕所,一俑正踏梯而上。

根据广东广州出土的陶屋可知,该地区的房屋建筑经历了由干栏式楼居到平房的演变过程。西汉中期,今广州一带的房屋多呈干栏式,平面呈长方形,下层多为圈栏。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房屋上层楼居平面呈曲尺形,早期位于堂屋内的厕所被移置到堂屋后侧的廊屋内,住房与厕所被隔开。东汉中后期,干栏式建筑的底层圈栏被取消,房屋平面仍为曲尺形,在后面廊屋(厕所)处两角间加一堵矮墙围成后院,以代圈栏,廊屋与后院有敞门通连。东汉后期,在堂屋后面伸展出左右对称的两间廊屋,一作厕所,一作牲圈,当中连以矮墙为后院,亦作圈栏。这种房屋结构匀称,布局合理,使用方便,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