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33.7厘米
1956年河南省陕县后川出土
此戟呈卜字形,戟身扁平,前端直刺呈尖锋,后端微钝,戟身中部横出一直刃,亦尖锋。
戟兼有刺、钩、啄、割4种功能。青铜戟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商代,西周时期有所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才成为军队中主要装备的格斗兵器。战国晚期,铁戟开始出现,到西汉时期有很大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冶铁技术的进步,使铁戟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使用功效也随之增强;铁戟的使用范围日益普遍,成为军队中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人们常用“持戟百万”来形容军事力量的强大,说明持戟兵士的多寡已经成为衡量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在形制方面,铁戟主要沿袭其在战国晚期出现时的面貌。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