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19厘米,直径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斗门出土
这件陶模是用来制作陶器袋足的模具,一端为较粗的锥柱形,用以制作空足泥坯,另一端为稍细的圆管形,其上有小圆孔,用以连接木制手柄。
用模具制作陶器是一种很古老的制陶工艺,老官台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汤家岗文化(约公元前4800年-前4300年)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发现有完全或局部使用模具制作的陶器。斗门客省庄文化遗址,则发现有些陶鬲袋足的内壁有“反篮纹”或“反绳纹”印痕。这件光面空心内模的出土说明,袋足与器身是分开制作的。其具体方法是,先用空心锥体形的陶模,或原有的陶器袋足为内模模具,外部敷泥拍打,制作出鬲、斝、鬶、盉等器物袋足部分的泥坯,再将它与器身的其他部分连接起来,放到窑中烧制而成。这种用内模制造陶器袋足的方法,目前只见于客省庄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鬲等炊具,这些炊具都有3个空袋足。袋足内模的发现,为人们弄清袋足陶器的制作过程提供了线索。袋足内模是单独出现的,它表明当时人们在制作这类陶器时是将袋足和器身分别制作,而后再连接起来,放在窑中烧制而成的。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