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玉三牙璧

直径5.8厘米,内孔径0.5厘米

1974年山东省胶县三里河墓葬出土

 

器呈绿色,上有土沁。扁薄体,器近似圆形,周边有三个顺向旋转的宽齿,器中部有一小圆孔,单面钻成。一面雕刻有深凹槽,另一面光素无纹。

据考古发掘报告,此器出土于三里河遗址上层,属三里河第二期文化,为龙山文化早期遗物。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将这种造型的玉器称之为“璇玑”,认为是天文测量仪器。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直至夏鼐先生提出“牙璧”之名,并认为与天文仪器无关,而是佩玉兼有祭祀和礼仪器性质的玉器。现在学者认为牙璧或为巫觋使用的玉神器。

山东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城子崖。制玉较为发达,出土玉器种类有钺、圭、刀、牙璧、璜、环、玦等。牙璧是玉璧的一种变形,数量虽然不如玉璧多,但流传时间比较长,出土地点也较多,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辽东半岛地区,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夏、商和西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