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何香凝、廖承志等合绘陈毅题跋的“长征会师图”

纵249.5厘米,横124.2厘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1961年春,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和画家胡佩衡、陈半丁、秦仲文在北京合绘巨幅国画《长征会师图》,向中共中央献礼。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号双清楼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妇女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早年于日本东京女子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绘画。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为革命需要绘制和刺绣军旗、符号、告示和军用票图案等。辛亥革命后在广州受岭南画派影响,作水墨山水画,其作品开始渐显中国画“苍劲有力”的气魄。1929年,与经亨颐、于右任等结成“寒之友社”,多次举办义卖画展,为抗战捐款。1960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在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险恶自然条件和蒋介石数万重兵的围追堵截,红一、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会师图》就是以此为背景的一幅国画巨作。其中82岁的何香凝绘了四棵挺拔的青松,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事业万古长青。廖承志画周恩来等红军将士的形象,堪称点睛之笔。胡、陈、秦诸画家绘了山水花草。右上角为陈毅题跋:秦陇万重山,白云渺无边,上有无尽之苍松,中有古道之飞泉。铁鹰不能到,敌人追踪难,长征英雄此会师,中国历史新开端。感谢老人如椽笔,写来悬挂人民之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