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342厘米,宽115厘米,高32厘米
白洋淀是天津、保定内河航运的中枢。1938年,日军在白洋淀设据点,修碉堡,汽艇在水上横冲直撞,使渔民无法捕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忍无可忍的白洋淀人民拿起打野禽的大抬杆(大型土枪),驾着枪排(打水禽的一种小船)和渔船,于1940年组成水上游击队——安新县大队第三小队。因他们常把雁翎插在小船上作为行动的标志,被当地百姓称为“雁翎队”。他们利用湖河港汊等有利地形,驾着小船神出鬼没,伏击敌人来往船队,像一把锐利的尖刀,插在敌人津保水路航线的咽喉上。当时白洋淀内共有49个村庄,这是雁翎队在张庄、刘庄等多次战斗中使用过的船。1959年7月河北军区在当地征集后拨交。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