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篆书《息眉归自塞上有诗》轴

傅山,纸本,纵208.5厘米,横84.3厘米

傅山一生字号之多,明清实属罕见。丁宝铨《傅青主先生年谱》辑录傅山34种字号,加上书画著作中浊翁、侨黄、歧道人等,已达50余。其中带有“侨”字的,表示了坚定的反清意识。此轴属“侨黄山”款,即是一例。诗题《息眉归自塞上有诗》,内容是傅山有感于子傅眉塞北寄来的诗作,并抒发自己的悲愤。诗作草篆4行,中锋涩行,字内线条的布置支离,字间偶有相连。
诗文收录于《霜红龛集》卷七,题为《眉儿观风塞上来有诗》。诗中“悲歌凭瘦马”在集中作“悲歌犹赵燕”,“潦海觉先志”作“潦海賫先志”,“泰和休妄颂,笔削笑王通”作“伤哉吾老矣,永矢作愚公”。轴右上边有侯外庐先生的释文和跋语:“……诗为傅青主真迹。周诗涉及反清意。未录于《霜红龛集》……”末联句在《霜红龛集》卷九《读史》中有记:“天地有腹疾,奴物生其中。神医须武圣,扫荡奏奇功。金虎亦垂象,宝鸡谁执雄?太和休妄颂,笔削笑王通。”
傅山从颜、赵的对比中,得出了“四宁四毋”的书艺观点,也是他萧然独立的精神写照,傅山用强烈的个性弥补了技法的单调。虽然作品复杂性大,但傅山篆书作品很少,且集中在晚年。虽然他有积极的金石研究活动,但古文字的深奥很难驾驭。《霜红龛集》卷十三中有失题诗一首:“篆籀龙虬费守灵,三元入会妙先形。一庵去卓无人境,老至才知不识丁。”表明他对古文字由尚奇到细察的态度转变。这件自书诗轴为研究傅山晚期书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