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6.8厘米,长9厘米
牺首形鋬,四扁足,每足饰一变形蟠螭,腹饰折线纹带。制作小巧精致。此匜发现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由豫北向南进军中,解放军战士在挖掩体时发现此铜匜,交给刘伯承同志,此匜也在险恶的转战中受到刘伯承同志的精心保护,后以范文澜为史学专家,故赠之。1949年夏范文澜刚到北平不久,与夫人戴冠芳一起亲送北京历史博物馆。此匜是随葬明器,为已见铜匜中最小者。由于经刘伯承保存下来,故多以刘公匜称之。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