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高4.8厘米、长4.2厘米、宽4.2厘米
青白玉,上有皮色。押面为正方形,上有白文图押。玉押纽镂雕成龙形,玉龙呈蹲卧状,低首弓身,下颔与前肢相连,双眉粗并凸出眼眶,眼珠凸起,阔鼻,口微张,头顶有独角,角后飘浮一络长发,呈飘伏状,与上扬长尾相连。尾分三叉,另两叉分向两旁勾卷。四肢圆浑粗壮,关节处有卷云状腿毛纹,胫部刻短阴线纹,掌厚,三爪。玉质纯净,无一丝杂质。玉质佳,雕刻精,特别是龙纹,雕刻得优美挺健。
关于押印的起源,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记载:“周广德二年,平章李穀以病臂辞位,诏令刻名印用。据此,则押字用印之始也。”元押传世数量较多,质地除玉押外,还有象牙、木、铜、陶瓷、玛瑙和角等多种。其中铜押传世数量最多,造型多样,内容也最丰富。但是元押的艺术价值一向不被人们所重视,古代印谱也多不选用元押,一直到清末,才有元押专辑。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