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公元3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高山大漠,沿着商旅古道,经西域传入中国,先后于北朝和隋唐时期多次在中国北方形成造像高峰。唐末,北方石窟逐渐走向衰落,而在长江流域的川渝地区,雕刻家们却仍在挥锤凿石,以其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胸襟,再次书写了中国石窟史上的惊世杰作。

川渝地区拥有全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石窟,其中,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穷工极变,以其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承载了一个变迁时代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极具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1999年,大足石刻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就了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最早的石刻作品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经五代至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大足石刻大多循崖凿像、依岩建龛,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等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汇聚成一座天然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作为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历经千年岁月风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将灿烂的文化留传给后代,大足人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做出了不懈努力。通过传统工程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让大足石刻保留下最好的文物原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为大足石刻建立起监测预警平台。加强对石刻造像的数字化保存,借助科技与艺术的力量,让不可移动的大足石刻走入民众生活,赋予了世界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

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82件(套)藏品,端庄典雅的观音、慈悲肃穆的佛陀、神态谦恭的供养人、形象逼真的醉酒人、花纹繁复的香炉等,雕琢精致、构图巧妙、题材多样,可谓是中国石刻艺术美学的巅峰之作。

衷心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展品推荐
展览实景
展览咨询
微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