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
第一单元 泉坛巨擘 沐园寄怀
罗伯昭(1899-1976年),曾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巴南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为“近代泉家三杰”,有“北方南张巴蜀罗”之声誉。
罗伯昭自幼喜爱古泉,大学毕业后陆续结识了蒋伯壎、戴葆庭、张叔驯等古泉收藏大家,从而开始了系统收藏古泉之路。1938年,罗伯昭迁居重庆,在城南筑沐园,因之自号。1940年,罗伯昭迁居上海,拒绝了一切商业活动,潜心钱币学研究,与其他泉学先贤一起创办了中国泉币学社,任副社长,主持出版《泉币》杂志32 期,先后发表泉学研究文章百余篇。中国泉币学社是我国近代史上成立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钱币组织,在集藏珍贵钱币、研究钱币历史、建立钱币学研究体系、培养钱币研究人才、传播钱币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学社的发展与罗伯昭热心组织及慷慨资助是密不可分的。
“山阳”桥足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铜元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红军布币
《泉币》杂志
第二单元 爱国义举 垂范后世
罗伯昭富于收藏,其藏泉通古贯今兼及中外,珍品荟聚,蜚声四海。先生心怀长远,不止步于自藏自赏,他曾在《沐园自述》中言道:“余之志愿,再期十年收集,十年作谱,谱录既成,然后以全部藏泉,公诸邦国,海内贤俊幸赐教焉!”先生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收藏的大量珍贵钱币,以及诸如旅鼎、禽簋、叔簋等其他类别的珍贵文物15500 余件(套),陆续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一级文物达193 件(套)。之后,先生又将陆续收藏的800余件钱币、铜器、瓷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
本单元以时代为序,全面呈现罗伯昭藏泉体系,其中“建炎元宝”篆书钱、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金样等都是享誉泉界的珍品。展览还通过罗伯昭所藏青铜器、玉器、瓷器等文物与馆藏。
中统元宝交钞铜钞版
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金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壹元钞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银币
第三单元 不负重托 笃行致远
作为著名的钱币学家,罗伯昭还协助博物馆征集相关钱币文物,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钱币品类。如今,有近500 件罗伯昭捐赠的文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不同的展览中对社会公众展出,与其他文物一同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
中国国家博物馆向来重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赠义举,也力求将每一件捐赠文物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在罗伯昭捐赠后的65 年间,历代国博人在钱币藏品体系建立及完善、钱币鉴定、钱币学研究及交流、钱币研究人才培养、钱币展览展示、钱币知识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钱币数量已超过20 万件,是馆藏文物的重要品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继续努力深挖钱币文物所蕴含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让文物在新的时代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策展团队】
学术顾问:王俪阎
策展人:李雪
策展助理:孙曦萌
内容设计:李雪、孙曦萌、傅琳、杨玥
主设计:方霂橪
平面设计:邢子琦
展览协调:石干
灯光设计:刘杏琪
翻译联系:夏美芳
文物点交及布展:杨玥、孙曦萌、傅琳、张瑞晨、孙虹、胡佳奇
展览制作:成国锋、任全生、隗功磊
文物加固:郭梦江、杨志洪、沙明建、郭友谊
藏品保障:王媛雪
文物保护:李沫
数据保障:齐晨、戴畋
新闻传播:包莹莹
公共教育:洪瑶
安全保卫:李宁
设备保障:刘玉柱
财务联络:赵明媚
后勤保障:郭婧
文创开发:张燚
部分图片及展品提供:罗炯、翦宁、董清、王俪阎、乐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