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承办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国博厅”开展。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千百年来,中国古人用镜之处甚繁而意趣颇多,或以之映照妆容、装饰起居,或以之寄情达意、辟邪祈福,或以之讲今比古、譬喻德行,可谓镜里千秋,四方八位,万象杂陈。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本次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出240余件(套)展品,以“鉴于止水:早期的日常照面”“清质昭明:铜镜的历史”“湅治铜华:铜镜的制作与流通” “清光宜远:铜镜与中外文化交流”“玉台影见:铜镜的功用”“刻镂文章:铜镜的艺术”六个单元,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古代铜镜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全面阐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展现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真实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精神面貌。

配合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展览内容组织了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知识和讲解培训,还特别策划了“镜里千秋——青铜镜之美”专场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古诗文里的青铜镜”“文字镜的由来”“青铜镜的发展变化”“青铜镜的造型和纹饰”“青铜镜制作工艺”等主题内容,全方面介绍青铜镜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打磨青铜镜”和“螺钿镶嵌青铜镜”的手工活动,拓展对青铜镜之美的认识,感受蕴含于青铜镜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巡展是国家博物馆主动走向社会服务观众的创新性举措。为加强同各地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创新,国家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动展览和馆藏文物流动,使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国博巡展旨在促进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展览现场】

 

展品推荐
展览实景
展览咨询
 
微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