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征集>征集动态>详细信息
蔡少明先生捐赠的侨批文物入藏国博
2022-03-17     中国国家博物馆

1893年马来亚槟城寄厦门侨批。信封为中式红条封,自右至左书写收批人地址、收批人称谓及姓名、批款数额。

侨批亦称“银信”,是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寄给国内眷属的连带家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其基本特征是银(汇款)、信(家书)合封。鸿雁传书两地情深,作为华侨华人与侨乡的集体记忆,侨批档案具有突出的世界意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2013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广东省汕头市侨批文物馆考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2021年,蔡少明先生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了292件(套)侨批文物。蔡先生是全国集邮联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侨批文物馆顾问,出版有《中国潮汕侨批史》《中国抗战期间的侨批邮史》等著作,其编组的侨批邮集曾两次获得国际邮展大镀金奖,在侨批收藏及集邮界颇受认可。

此次蔡先生捐赠的侨批文物涵盖地域广泛、时间跨度完整、载体形式多样,包含1893年至1987年间旅居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华侨与侨眷往返联系的侨批档案及总包、帮单、存根、收条、汇票、侨汇证明书等文献,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不同时期侨批业发展的轨迹。同时,这些文物蕴含着百余年间中国与东南亚、美洲、大洋洲各国和地区发生广泛联系的历史,既可从华侨史、社会史、邮政史、经济史、海外交通史等多角度展开释读研究,亦可丰富馆藏华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