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研究机构>国博考古院>详细信息
环境考古研究所

环境考古对考古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和拓展作用,环境考古学是一门介于考古学与第四纪环境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分析特定文化得以发生的环境条件及其对文化进程的制约作用,研究环境与特定的技术、行为方式和观念形态的相互影响”。中国环境考古学以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以聚落和遗址古环境分析为主要手段,以探讨古代人类行为及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环境背景为目标,并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人类起源、MIS3阶段旧石器晚期文化革命、旧—新石器文化过渡以及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项目分为环境考古重点研究和环境考古专题研究两类。重点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在沿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并结合多种测试分析手段,考察山东北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演变及其与先民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专题研究方面,环境考古作为田野考古的有效延伸,积极在新疆等边疆地区和内地的考古项目中开展环境考古工作。

目前环境考古研究所主持了若干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课题以及横向研究项目,主要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淮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期稻作农业与人类适应研究”(18CKG002)(项目负责人为邱振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坝上草原全新世早期的旱作农业与人类适应:以兴隆遗址为例”(42107470)(项目负责人为邱振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课题“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粟黍的发现与研究”(GBKX2019Y05)(项目负责人为邱振威)

横向课题“中国东部第四纪洞穴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刘文晖)

横向课题“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群新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刘文晖)

此外,我所部分研究人员还参与了以下科研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19ZDA232)(邱振威、刘文晖)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2020YFC1521606)(邱振威、刘文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原地区龙山—二里头时期农田管理研究”(19CKG007)(邱振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南石炭系杜内阶–维宪阶高精度有孔虫生物地层序列及有孔虫动物群多样性演变”(41702023)(杨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淮河中下游早期先民动植物利用的陶器残留物分析:以顺山集文化为例”(41702186)(邱振威)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是实验室开放基金“大连骆驼山地点马科动物研究”(203115)(刘文晖)

 

(一)山东北部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及山东大学签署“山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课题合作协议。2019-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及昌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开展多次田野调查与实验分析工作。2020年,依托环境考古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昌邑市博物馆合作,共建“国博考古院山东(昌邑)考古工作站”。

山东北部沿海地区环境考古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古海岸线调查。目前,项目团队在昌邑市境内潍河与胶莱河之间对指示古海岸线的贝壳堤与牡蛎礁进行调查,发现一处持续一千多年(6800-5600BP)的牡蛎礁,深化了对区域贝壳堤与牡蛎礁分布特点、沿线海岸地质地貌变化的认识。同时,在该区域还发现有较多东周时期成群分布的盐业遗址。

此外,北孟脊椎动物化石点的发现与确认,将区域人地关系的探究轴线延伸至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与钙质结核的发现,为研究更新世晚期区域环境景观、动物种群及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应的地方性植被景观与气候环境分析与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

贝壳堤调查现场

钻探现场

牡蛎礁剖面(样品采集)

部分螺、贝类样品

微体植物遗存实验提取

显微观察与分析


2023年山东环境考古调查项目:

 

(二)环境考古专题研究

(1)淮河中下游全新世早期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

立足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8CKG002),开展淮河流域全新世早期的稻作农业、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完成韩井、雪南、于庄、唐圩等遗址的植物遗存获取与分析。韩井与雪南遗址是考古院田野考古研究所负责的考古项目,于庄、唐圩等遗址是我所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区域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基于孢粉和植硅体等分析指标,重建了顺山集文化聚落的植被景观与环境背景,厘清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产生与发展的人类适应性机制。

文化堆积剖面“裂隙”现象

孢粉图版

孢粉图谱

(2)坝上草原全新世早期的环境景观与人类适应

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课题(GBKX2019Y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470),立足兴隆遗址的连续考古发掘项目,持续开展兴隆遗址的环境考古工作,初步探明兴隆遗址全新世早期以来的植被景观与环境演变特征,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定居聚落形成与发展、粟黍旱作农业产生等重要问题提供环境解释。

(3)山西绛县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的植被景观与人类适应

结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生业与技术”课题,多次参与西吴壁遗址的田野考古项目,根据动植物遗存的出土情况,在发掘现场进行初步观测分析,再于室内进行比较研究,深化对遗址夏商时期冶铜技术发生、发展的植被景观与环境背景的讨论。

(4)陕西宝鸡吴山祭祀遗址木材鉴定与古环境分析

基于吴山战国至秦汉祭祀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部分祭祀坑和车马器的木材和木炭,开展木材考古工作,一定程度上复原了区域性乔木类植被类型与古环境信息,丰富了对秦汉畤祀内涵的认识。

(5)更新世动物群揭示的古环境信息与人类适应模式

立足横向研究课题,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对安徽繁昌人字洞、辽宁大连骆驼山、山西襄汾丁村等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动物群性质,复原古人类生存环境与行为模式。

大连巨副驼与阿拉善双峰驼

(6)太湖流域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

立足太湖流域一处古湖的钻孔岩芯,开展孢粉、炭屑、磁化率等古环境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距今2.3万年以来的区域性植被景观与环境特征,提供了区域稻作农业发展的适应性环境机制,证实了文化堆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构建聚落植被与环境景观的有效性。该工作是研究人员博士期间工作的延续与拓展。

古胥湖钻孔部分环境指标与石笋、冰芯氧同位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