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带商标的宋代金银器
陈克双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下册

“张四郎”银碟
宋(公元960年-1279年)
均高1.2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6厘米,重27.8克
1981年江苏溧阳平桥宋代窖藏出土

 

宋代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发达,使人们追求奢华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由此带动了金银器制作业的兴旺。据史书记载,当时不仅是上层贵族官僚喜爱佩戴和使用金银制品,普通平民也流行使用金银器物,考古发现的很多用作酒器、食具的金银器物印证了这一点。由于金银器需求量增大,宋代出现了很多加工制作金银器的民间作坊。

与唐代金银器相比,由于宋代金银器更多供民间使用,所以器物不像唐代那样华丽富贵,而是向制作精巧简朴发展,造型更适合民间使用,符合大众的需求。考古发现的很多金银器的器型和纹饰都基本相同,显示当时可能已经开始成批生产日常用的金银器。

随着同行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宋代金银器往往在器物上标明制作店铺、产地或工匠名号,如安徽六安南宋墓出土的银器上压印“顾玉郎”三字,浙江永嘉窖藏银器中有“京溪供铺记”、“京溪供铺工夫”、“冯将士工夫”等铭刻,江苏溧阳平桥宋代窖藏出土的印有“李四郎”、“张四郎”款式的银器等。

图中的银碟就是江苏溧阳平桥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套银器中的一部分,这套银器中有一组共九件的小银碟,形状、大小都完全一样,每一个碟底都压印工匠名—“张四郎”戳记,惟一区别的是九件小碟底部分别錾刻了九种花卉,分别是牡丹、樱桃、绣球、秋葵、梅竹、栀子、山茶、芙蓉、束莲,象征着吉祥、富贵,制作十分精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