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至9日,国内腐蚀学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学术盛会——第十三届全国腐蚀与防护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组织其中的“文物腐蚀与防护”分会场,分会场主席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潘路研究馆员与西北工业大学董文强研究员共同担任。
分会场会议得到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征集到46篇学术摘要、4篇中文全文、4篇英文全文及6张墙报。国内外文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35位学者围绕金、银、铜、铁等金属文物,陶瓷、砖石等无机质文物,以及纸张、皮革、木材、胶片、贝叶经等有机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分析检测技术、保护材料方法、预防性保护等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文物腐蚀与防护”分会场人员合影

“文物腐蚀与防护”分会场现场
腐蚀防护科学技术与文物保护联系紧密,相关理论、技术、材料与方法具有高度的相互借鉴价值。分会场会议中,多位腐蚀专业学者报告了腐蚀科学前沿理论与技术在文物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分会场会议内容新颖前沿、覆盖领域广泛、学科交叉特色鲜明,集中展现了我国文物腐蚀与防护研究的最高水平,参会期间收获颇丰。
分会场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文物与腐蚀领域的学术联动与交流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挂靠单位申请成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文物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已获得学会正式批复。未来专委会将常态化开展相关学术活动,在引领文物腐蚀与防护技术创新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进步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