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前沿>详细信息
国博举办第四届舆图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5-11-12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5年11月7日至9日,“古代区域与国别地图的发展与特色——第四届舆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办。本次会议汇聚国内顶尖舆图研究力量,旨在深入推动舆图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创新应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舆图领域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期间,42位发言人分别就中国古代区域地图、国别地图、舆图制图技术及舆图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核心内容发表精彩演讲,呈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主办,国博研究院舆图研究所、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清时期中国区域地理研究(1644—1911)”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方法系统研究”课题组联合承办,体现了跨机构、跨学科协同研究的鲜明特点。

会议成果集中展现了舆图研究领域的五大创新方向,为该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研究视角创新:聚焦区域与国别地图,尤其关注中世纪、伊斯兰、佛教等特色领域,区域研究中重点纳入北京、河北、口外等地域,蒙语学者的参与为研究增添多元视角。展览档案拓展:深入挖掘地图的展示功能,结合各级博物馆展览实践,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机构披露多项珍贵档案,丰富了舆图文化传播途径。研究方法革新:强调地图史研究需吸收新方法,推动舆图研究从传统向跨学科融合发展。议题深度延伸:既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也对旧有议题进行深化探索,通过问题导向推动学科持续进步,形成多个重要研究关注点。史料发现突破: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多家单位合作,凸显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在史料挖掘中的核心优势,为研究提供新素材。

会议亦见证了青年学者的成长蜕变,新生代研究学者正逐步走向成熟,在会场中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敏锐的创新思维,已然成为舆图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资深学者的引领同样亮眼,老一代学者 “老当益壮”,始终深耕舆图研究领域,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学科发展把关定向,赓续学术薪火。

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参会人员参观相关档案与展览,进一步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梳理了古代区域与国别地图研究的最新进展,更为未来舆图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创新应用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