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在行标《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实施一周年之际,国家博物馆邀请高校、博物馆、研究机构等30余位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及代表,围绕“新形势下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举办了行标宣贯及后续系列标准制订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博首次举办安全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博老专家回信精神具体实践。
在主旨发言中,围绕制定后续系列标准的必要性和思路创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张超副研究员建议博物馆安全风险评估应进一步突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陈文静副教授探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风险评估的重点为通过拦截概率评价安防系统的有效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吴建松教授和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白一平博士认为可把显著提升管廊典型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和数智化水平作为博物馆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建筑检测评估专委会副主任滕磊研究员对博物馆安全风险评估中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宁利君高级工程师认为文物安全风险识别范围应涵盖博物馆所有场所和时间段等。
围绕《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宣贯工作及出版《〈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工作手册》,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保卫处负责人王继伟论证了行标《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对博物馆安全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应急管理专家、一级安全评价师龚宇同高级工程师阐述了在“《〈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工作手册》中编入安全法规的原因及意义,注册安全评价师张旭凤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工作手册》的实用性及对行标贯标的作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李京校正研高工提出应作好北京中轴线文物建筑防雷安全工作,中国消防协会消防教育培训分会副主任尹杰总工程师介绍了行标中博物馆公共安全典型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的使用方法等。国博相关部门的专家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文博热”背景下博物馆安全应急管理应强化的关健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快编著出版行标配套工具书——《〈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工作手册》,有助于指导全国各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行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博物馆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应对能力和抗灾韧性,切实保障文物、公共财产及公众人身安全,后续应持续推动制订博物馆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系列标准体系。